国
际
研
究
生
培养方案汇编
2019年11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攻读国际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401
【学位授予点简介】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于2012年开始和宁波大学联合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2018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本学位授予点依托的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基础扎实,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类别课题20余项,在《教育研究》及国外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市级科研、教学成果奖近20项。同时,本学位授予点还聘请10多位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名校长担任兼职导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2017年在中国198个小学教育专业中排名第九。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富有敬业精神;系统掌握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脉络,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历史;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紧跟当前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科研能力;掌握教育实践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一)具有专业的理论思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对教育学研究工作持有兴趣。
(二)掌握文献检索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三)遵守学术伦理,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文风,积极培养对学术的批判精神。
二、培养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简 介 |
1 | 教师教育 Teacher Education |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掌握教师教育基本范式,深入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规律,基本具备从事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师资培养与培训、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
2 | 教育学原理 Education |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教育学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话语,具备良好的教育学术规范,重视教育理论之于教育实践的服务功能,教育实践之于教育理论的验证功能。 |
3 | 教育技术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方法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能够阅读、理解中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
4 |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系统扎实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能在导师指导下就课程和教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就“课程领导”各层面的问题开展研究并进行实践 |
5 | 学前教育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技能。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学前教育领域各种问题开展理论研究。能够阅读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
三、招生对象
热爱中国、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符合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英语达到要求的各国公民。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国外后,以外国留学生身份申请来本学位授权点学习的,除符合上述要求之外,还需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在校年限(含休学)最长不超过5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每次申请不得超过1年,累积不得超过2年。
五、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紧密结合教育活动实践,聘请资深教育学专家学者作讲座,紧跟国内外前沿教育理论并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生成教育学学科思维与素养。
(二)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环节,按教学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三)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
(四)原则上使用英语为主、兼顾汉语的教学方式,实行中国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并结合学校相关要求确定。见附表
七、考核内容与方式
1.课程考核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至少修读34学分,按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设置。
课程类别 Categories | 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公共学位课 Basic Degree Modules | 7 |
专业学位课 Degree Modules for Education | 12 |
专业选修课 Selective Modules | 11 |
公共选修课 Public elective course | 2 |
实践教学 Practicuum | 2 |
汉语基础薄弱学生需补修汉语基础I和汉语基础II,不计学分;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需补修专业汉语II和专业汉语III,不计学分。
2.专业能力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以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其办法参照“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并撰写毕业论文。
3.学位论文
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可以用汉语或英语撰写和答辩。论文撰写格式参照《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4.语言能力要求
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中,国际研究生应当能够顺利使用中文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中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
以外语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中,国际研究生应当能够顺利利用相应外语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相应外语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留学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要求和学位申请与授予办法参照《湖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学位申请与授予”的相关规定执行。原则上学生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附表: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攻读国际研究生课程设置简表
课程 类型 Categories | 课程名称 Modules | 学时Hours | 学分 Credits | 开课学期 Terms | 开课单位 | 备注 Note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学位 课(7学分) Basic Degree Modules | 中国概况 Introduction to China | 48 | 3 | √ | |||||||
汉语 Chinese | 64 | 4 | √ | ||||||||
专业 学位 课(12学分) Degree Modules for Education (12 credits) | 教育导论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48 | 3 | √ | |||||||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48 | 3 | √ | ||||||||
专业汉语 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 | 48 | 3 | √ | ||||||||
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教师教育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儿童与成人发展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教育学原理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Education Studies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教育社会学 Educational Sociology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教育技术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 48 | 3 | √ | ||||||||
文献导读与数字化学习 Literature Guide and Digital Learning | 48 | 3 | √ | ||||||||
教育技术学专题讨论 Seminar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32 | 2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学前教育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儿童早期教育评估 Assess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32 | 2 | √ | |||||||
幼儿园组织文化与管理专题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Management in Kindergartens | 32 | 2 | √ | ||||||||
学前教育前沿 Frontier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edagogy | 32 | 2 | √ | ||||||||
正向行为支持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 32 | 2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公共选修课(2学分) | 学生选修后确定 | 32 | 2 | √ | √ | ||||||
补修课程 | 汉语基础I Basic Chinese I | 48 | √ |
| |||||||
汉语基础II Basic Chinese II | 48 | √ | |||||||||
专业汉语I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I | 48 | √ | |||||||||
专业汉语II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II | 48 | √ | |||||||||
实践 教学(2分) Practicuum (2 credits) | 校内实训 Inter-school Educational Practice | 8 | 0.5 | √ | √ | √ | √ | ||||
校外实践 Extra-school Educational Practice | 8 | 0.5 | √ | √ | √ | √ | |||||
学术活动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Activities | 16 | 1 | √ | √ | √ | √ |
备注:(1)表格中已规定学时、学分课程,原则上不作调整;(2)可按照本学位点教指委指导意见最新要求作出相应修改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攻读国际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Z1
【学位授予点简介】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于2012年开始和宁波大学联合培养,2018年学校正式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学位授予点依托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基础扎实,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类别课题20余项;在《教育研究》及国外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市级科研、教学成果奖近20项。同时,本学位授予点还聘请10多位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名校长担任兼职导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2017年在中国198个小学教育专业中排名第九。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基本要求如下:
(一)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五)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中文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二、培养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简 介 |
1 | 教育管理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本专业领域聚焦于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研究,具有丰富的培养经验和教育资源,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教育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人才。 |
2 | 小学教育 Primary Education | 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立德树人、儒师风范的国际化卓越小学教师。 |
3 | 学科教学(数学)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athematics) |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旨在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中国情怀、良好的数学思维、较好的研究能力的国际化优质中学教师。 |
三、招生对象
热爱中国、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符合教育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英语达到要求的各国公民。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国外后,以外国留学生身份申请来本学位授权点学习的,除符合上述要求之外,还需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在校年限(含休学)最长不超过5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每次申请不得超过1年,累积不得超过2年。
五、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紧密结合教育活动实践,聘请资深教育学专家学者作讲座,紧跟国内外前沿教育理论并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生成教育学学科思维与素养。
(二)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环节,按教学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三)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
(四)原则上使用英语为主、兼顾汉语的教学方式,实行中国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并结合学校相关要求确定,见附表。
七、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课程考核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至少修读36学分,按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设置。
课程类别 Categories | 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公共学位课 Basic Degree Modules | 7 |
专业学位课 Degree Modules for Education | 12 |
专业选修课 Selective Modules | 11 |
公共选修课 Public elective course | 2 |
实践教学 Practicuum | 4 |
汉语基础薄弱学生需补修汉语基础I和汉语基础II,不计学分;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需补修专业汉语II和专业汉语III,不计学分。
(二)专业能力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以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其办法参照“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并撰写毕业论文。
(三)学位论文
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可以用汉语或英语撰写和答辩。论文撰写格式应严格按照《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语言能力要求
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中,国际研究生应当能够顺利使用中文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中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
以外语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中,国际研究生应当能够顺利利用相应外语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相应外语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留学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要求和学位申请与授予办法参照《湖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学位申请与授予”的相关规定执行。原则上学生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附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攻读国际研究生课程设置简表
课程 类型 Categories | 课程名称 Modules | 学时 Hours | 学分 Credits | 开课学期 Terms | 开课单位 | 备注 Note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 学位 课(7学分) Basic Degree Modules (7 credits) | 中国概况 Introduction to China | 48 | 3 | √ | |||||||
汉语 Chinese | 64 | 4 | √ | ||||||||
专业 学位 课(12学分) Degree Modules for Education (12 credits) | 教育导论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48 | 3 | √ | 可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专业汉语课程 | ||||||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48 | 3 | √ | ||||||||
专业汉语 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 | 48 | 3 | √ | ||||||||
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 教育管理 方向Selective Modules for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教育管理研究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至少11学分) 小学教育 方向 Selective Modules for Primary Education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for Primary Education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专业选修课(11学分) 学科教学数学方向Selective modules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athematics) (minimum 11 credits required) |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48 | 3 | √ | |||||||
中国历史文化与教育China’s Educ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 48 | 3 | √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48 | 3 | √ | ||||||||
基础教育改革 Basic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 48 | 3 | √ | ||||||||
现代数学思想 Modern Mathematics Thoughts | 48 | 3 | √ | ||||||||
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 | ||||||||
公共选修课(2学分) | 学生选修后确定 | 32 | 2 | √ | √ | ||||||
补修课程 (不计学分) Make-up Courses (0 credits) | 汉语基础I Basic Chinese I | √ | (1)汉语基础薄弱学生需补修汉语基础I和汉语基础II; (2)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需补修专业汉语II和专业汉语III。 | ||||||||
汉语基础II Basic Chinese II | √ | ||||||||||
专业汉语I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I | √ | ||||||||||
专业汉语III Chinese for Education III | √ | ||||||||||
实践 教学(4学分) Practicuum (2 credits) | 校内实训 (Inter-school Educational Practice) | 32 | 2 | √ | √ | √ | √ | ||||
校外实践 (Extra-school Educational Practice) | 8 | 0.5 | √ | √ | √ | √ | |||||
学术活动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Activities) | 24 | 1.5 | √ | √ | √ | √ |
备注:(1)表格中已规定学时、学分课程,原则上不作调整;(2)可按照本学位点教指委指导意见最新要求作出相应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