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教育学院2025年“太湖教育论坛(三)”在我院10幢51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蔡连玉教授,作题为“新时代基础教育背景变革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讲座。论坛由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李茂森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蔡连玉教授首先对“新时代”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援引十九大报告和韦伯的理性理论,从形式与实质两个维度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蔡教授特别强调,在数字社会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滥用可能对青少年的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造成多重负面影响。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他指出传统教育模式亟待转型——唯有通过教育创新培养能够驾驭AI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变革。蔡教授提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要让传统的“死”教育“活”起来。
蔡连玉教授进一步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即过度强调分数与升学率的功利化倾向,并指出新时代教育目标正经历深刻转型——从培养单一“知识型人才”转向培育兼具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一背景,蔡教授提出应当回归教育本质,践行陈鹤琴“活教育”理念与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他特别阐释了“活教育”的双核要义:以人文素养培育“温暖的心”,以创新能力锻造“创造的力”,唯有二者并重,才能真正激活教育生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总结部分,蔡教授指出新时代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兼顾“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双重属性,也要“纵向有序、横向丰裕”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智力的多元性。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按教育规律,形成活教育的思想共识、创新活教育的教育教学、实施活教育的领导管理。
此次讲座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变革的核心逻辑,指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技术浪潮与人性的张力的平衡点,既要通过管理创新激活教育生态,更要以智慧教育守护儿童创造力的火种,在个体价值与社会需求间构建动态适配的教育新形态。